红人收藏馆 聚焦

湛江霞山特呈岛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典型案例“零碳岛”红树林面积五年翻了

时间:2024-12-13 22:25:12 来源:金羊网 阅读量:2258 阅读量:7715   

记者余胜容、通讯员郑东亮摄影报道:202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近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零碳中国故事》在COP29全球新闻中心发布,向全球介绍了零碳乡村、零碳岛屿及零碳城市的几个典型案例。其中,湛江霞山特呈岛作为“零碳岛屿”被重点介绍。

特呈岛位于湛江市近海海域,陆地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500人。该岛特别的地方是,环绕海岛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红树林,是全球罕见的红树林古树群。它们将特呈岛点缀成一座“海上森林”。但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特呈岛红树林受到了不应有的破坏,甚至有居民砍伐红树林当柴烧。

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当地村民主动发起“保护红树林,扩大红树林面积,提升红树林的质量”行动。在过去5年时间里,特呈岛的红树林面积已经从500多亩增加至1000多亩。同时,特呈岛的居民还探索红树林碳信用的交易实践。据了解,一家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购买了“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产生的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用于抵消基金会日常工作和开展活动产生的碳排放。

近年来,在霞山区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特呈岛红树林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岛上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比如,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在现有红树林外缘营造红树林区护滩堤,减弱水动力影响,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红树林古树群生境并逐步恢复适宜的红树植物更新生长的环境。实施生态驳岸建设工程,恢复自然河岸或建设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并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

此外,在生物栖息地保护与恢复方面,实施主要包括人工鱼礁工程和鸟类栖息地保护工程,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并提供区内水质监测数据和完善特呈岛国家海洋公园环境水质保护机制与措施,构建湛江湾汇水区完善的水质保育系统,减少外围进入特呈岛国家海洋公园的污染和泥沙。特呈岛还采用建设护滩堤、封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林分改造措施进行森林恢复,在宜林滩涂地人工营造红树林,在0米高程以上滩涂扩大红树林湿地面积,实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友情链接

红人收藏馆|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热门标签| 网站地图| RSS订阅

Copyright @2010- man.ssr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红人收藏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