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高中学生传统学习方式,高中老师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以真实场景中情景化讲课等新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创新性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扭转高中教育应试化、知识化倾向,如何以高质量“双新”实施,促进育人方式变革?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21日举行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工作推进会上找到答案。
中午时分,在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5G未来科学家与工程师实验室”,小伙伴三五结伴,通过交流合作,碰撞智慧火花,完成实验探究。“第一次接触‘弦线上的驻波’实验,不仅好玩,还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高中生周瀚翔说。
这学期,学校启用了“5G+深度学习馆”,不受年级、班级限制,同学们可以与兴趣、志趣相同的小伙伴组成探究与实践共同体,在质疑、争辩和共同学习中,激发对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探究兴趣。
深度学习馆里的两台虚拟实验室,最受同学欢迎。“金属钠和氯气的反应”虚拟化学实验室中,面对大屏幕,学生通过操作虚拟工具,将金属钠取出来,再用虚拟小刀进行切割,虚拟实验便于观察实验结果。虚拟实验室涵盖了高中教材中各学科的必做实验,同学们在预习和复习中都可用,在手机APP客户端也可操作,通过真实情境、虚实融合、理实一体,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积极探索者。
2020年,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入选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校,以数字化场景建设为依托打造智慧学校,以“5G+深度学习馆”助力学生创新性学习。“亲眼看真实现象”“动手做真实实验”“真切领略真实情景”……在自由、合作的深度学习馆学习守则下,学生自由选择实验,进行科学探究与技术实践,以项目化方式进行合作创新学习。学校倡导“打碎机器”的创新性学习,让学生可以像科学家、工程师那样,围绕真实情景中的实际任务或问题,在解构真实情境中学习学科知识。
“双新”实施以来,老师通过怎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高三物理老师冯亚辉看来,要让学生能真正理解知识点,老师在课堂设计中,首先要将教学“活”起来。在物理“运动的描述”这一章节,她的课堂设计中,研究一位学生在操场上跑步,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物理规律。当学生遇到真实问题时,就会主动思考应该如何建模等。“以真实场景带入,当学生进行解决真实问题等项目化学习过程中,便会主动调动多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变得敢于发问、质疑,探究能力提升。面对开放性问题,更爱思考。”冯亚辉说。
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教育数字化转型等,也给老师带来挑战。在格致中学,建立5G+MR数字实验室,配备40台MR桌面级及配套追踪眼镜和虚拟交互笔,可满足一个教学班开展数字实验教学。“学校组建了由学科老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数字实验开发团队,梳理纳入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实验,形成与新教材相适应的数字实验资源库,将数字实验纳入常态化教学应用中。”格致中学校长吴照说。
转变高中原来的育人方式,推进“双新”改革,让高中生的发展拥有更多选择和可能,让学生愉快地享受高中生活,更高效地完善自我综合素质,更科学地规划未来发展。
怎样让高中与大学的知识体系、未来规划方向衔接得更好?作为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校,上海中学推进研究型氛围的营造、创新型平台的搭建,开拓“双新”视野下拔尖人才早期培育新格局。学校开设了12个大领域的专门课程,引领学生往国家发展需要的基础学科、科技领域方向确立志向与提升学术素养。课程实施强调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协作,引导资优生在高中阶段形成基于志趣能匹配领域的最佳阶段发展取向,在感兴趣的专门课程领域学习中学会“玩”。“‘离高考更远一些、离学术更近一些’,激活学术志趣与潜能,以创新学习空间激活探究深度。”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说。
在曹杨中学,开展指向五育并举的特色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松江一中以学科实践活动为牵引,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市西中学以整体因材施教行动开展研究;大同中学基于学生数字画像,提升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奉贤中学基于单元教学展开深度教研行动研究……“双新”背景下,面向未来的高中该如何攻关?在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洋看来,要解一道题,破一类题。三年来,上海形成了上海市普通高中“双新”实施研究与实践项目三批项目区与项目校。推进“双新”促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让高中扩优提质走深走实,打造更优质多样、高品质发展的普通高中教育新格局,还需不断完善“双新”保障支撑体系,围绕优化教学环境、规范课程管理、赋能教师队伍、加强教研支撑,建立更完备的体制机制,促进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通过五育融合,让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