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人收藏馆 聚焦

给娟娟校长的一封信

时间:2023-10-12 23:48:38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2641 阅读量:17983   

“亲爱的娟娟校长,我们想创办学校的小记者报,记录校园里值得我们铭记的事情。”贵州省织金县第一小学校长黄丽娟近期收到了来自学生们的一份建议。

给娟娟校长的一封信

每到开学之际,黄丽娟都会亲自写一封信,学生们则会回信。见字如面,“给娟娟校长的一封信”给了孩子们一个机会,在信件中倾诉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迷茫、挫败、成就和成长。目前,织金县第一小学的孩子们通过信件向学校领导提建议已经成为常态。

走进织金县第一小学,草木掩映之下,古朴的建筑风格彰显着这所学校的历史积淀。学生们正熟练地运用编程电脑操控着机器人,并通过系列电脑指令,让水果钢琴弹奏出美妙的音符。这些小巧思和设计,折射出一条西部山区县的教育创新突围之路。

7月21日,织金县第一小学学生在操作机器人和水果钢琴。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

由学校学生担任的解说员们,对校园内的一步一景,都如数家珍,脸上洋溢着对学校的珍爱和认同。校内还陈列着数十本由学生们自主策划、编写的刊物。

织金县第一小学校长黄丽娟与担任学校“一日小校长”的学生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通过探索创新,织金县第一小学形成了“学科+”的多种课程形态。以社团为载体,开展多种课后服务活动,引领学生在自主建构中深度参与学习,进而培育儿童融会贯通的整体发展能力,让学生所学、所得能够真正触及真实生活。

当谈及学校多项创新之举时,黄丽娟表示,“学习不仅仅局限于50平米的教室,更需要鼓励学生参与真实情境的实践。我想让学校变成学生自己的家,还想让学校变成生活社区及孩子们走向社会的基石,让她们对学校、家庭、社会都更有归属感。”

学生们关于小记者报的建议,也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和鼓励。“知道这个消息后,孩子们格外开心。”黄丽娟说。

织金县第一小学的创新之举只是该县绘就教育事业新画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织金县通过组建集团化区域学习共同体,将全县学校纳入共同体管理之中。通过城区学校帮助乡镇学校,牵头学校引领兄弟学校,促进当地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我们始终坚信教育能够改变孩子们的命运,作为中国西部的山区县,我们需要运用课程设计创新赋予学生新的可能,从而促进办学高质量发展,提升山区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织金县教育科技局局长胡慧对当地未来的教育发展充满希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友情链接

红人收藏馆|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热门标签| 网站地图| RSS订阅

Copyright @2010- man.ssr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红人收藏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