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人收藏馆 聚焦

2023前三季度IPO市场一览

时间:2023-10-10 04:59:16 来源:同花顺财经 阅读量:4638 阅读量:5966   

01

2023前三季度IPO市场一览

整体回顾

2023年前三季度,中企上市市场总体保持合理运行。分时间段来看,上半年市场热度较高,新股发行数量同比增长;8月底,为维护市场稳健运行,中国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第三季度沪深两市新股发行相对放缓。根据清科创业旗下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中企境内外上市321家(1),同比下降8.8%,首发融资额约合人民币3,432.82亿元(2),同比下降35.5%;其中,第三季度有103家中企IPO,首发融资额合计1,193.8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5.6%、44.9%。分市场来看,A股前三季度共有264家企业上市,同比下降12.0%。境外市场方面,港股有41家中企IPO,同比下降6.8%;美股有16家中企IPO,第三季度无中企在美上市。地域方面,江苏和广东的上市企业数量分列前二,两省首发融资总额均超500亿人民币。行业方面,超3成资金向半导体行业聚集,晶圆代工企业募资能力突出。

02

市场分布

沪深两市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北交所热度不减

上市数量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企业数量共264家,同比下降12.0%;*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为68家、105家和91家,其中第三季度同环比分别下降30.5%、13.3%。分板块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创业板、科创板各有98家、62家中企上市,同比分别下降15.5%、34.7%。虽然沪深两市IPO有所收紧,但北交所热度依旧不减,前三季度共60家企业上市,同比上升71.4%。

募资规模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A股首发融资额合计3,206.63亿元,同比下降32.8%;其中,第三季度融资额为1,137.60亿元,同环比分别下降34.3%、19.9%。分板块来看,科创板贡献度最高,融资规模为1,372.34亿元,同比下降34.4%,其中,华虹公司募资金额达212.03亿元,为前三季度全市场融资规模*的IPO。创业板融资规模次之,金额合计1,119.93亿元,同比下降23.1%。沪深主板合计募资609.61亿元,同比下降47.5%。北交所总融资规模104.74亿元,同比增长69.5%。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证监会于9月1日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从投资端、交易端、企业端、中介端、产品端等各方面提出了19项举措,为北交所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更大空间。

境外上市常态化运行

IPO募资以中小规模为主

2023年前三季度,共57家中企在境外上市,同比上升9.6%;总融资规模约合人民币226.18亿元,同比下降59.0%。

美股方面,前三季度共16家中概股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首发融资额合计人民币27.34亿元,第三季度并无中概股IPO。

港股方面,共有41家中企上市,*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为17家、12家、12家,同比下降6.8%。总融资金额约合人民币198.84亿元,同比下降63.0%,募资规模最高的案例为第二季度上市企业珍酒李渡。此外,第三季度募资金额较高的案例有科伦博泰生物(12.49亿元)、途虎(10.44亿元)及第四范式(9.39亿元)。受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尤其是美国加息带来不确定性,港股流动性暂未改善,企业估值处于低水平,较多待发行企业继续持观望态度。

03

地域分布

江苏上市企业数量居首位

上海IPO企业总融资规模最高

从上市数量来看,江苏、广东分别有53家、50家中企IPO,其中,专精特新群体贡献突出,两省分别有13家和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首发融资额方面,上海以547.87亿元的成绩*其他地区,江苏及广东两省总规模也超500亿元。此外,安徽、重庆、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增势显著,上市数量及融资规模均实现同比增长。

沪、京、深保持前三位次

苏州市半导体产业成绩显著

从城市排名来看,沪、京、深、苏、穗包揽IPO数量前五席位,共计114家,合计占比35.5%。其中,苏州市得益于半导体产业良好的发展质态和创新能力,IPO总量跻身前四,前三季度有阿特斯、盛科通信等7家半导体企业上市,首发融资规模合计134.61亿元,占苏州的64.9%。

04

行业分布

机械制造企业IPO活跃度高

半导体产业融资规模超千亿

2023年前三季度,超6成IPO企业集中在机械制造、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化工原料及加工和IT五大行业,融资规模合计占比73.8%。

其中,晶圆代工企业密集上市,募资实力强劲。华虹公司、晶合集成及中芯集成首发融资额分别为212.03亿元、99.60亿元、96.27亿元,是今年以来募资规模最高的3家IPO企业。

05

典型融资案例

06

IPO审核情况

07

政策动态

证监会政策“组合拳”提振市场信心

减持新规明确限制“破发、破净、分红少”的上市公司减持

8月27日,证监会连发《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证券交易所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支持适度融资需求》三条公告,就IPO、再融资、减持等方面进行政策调整,打出了一套优化资本市场组合拳。

其中,《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市公司披露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同时,从严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总量,引导其根据市场形势合理安排减持节奏;鼓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或者延长股份锁定期。

9月26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有关事项的通知》,就破发、破净以及分红不达标等标准进行明确,同时明确二级市场减持范围、增加大宗交易减持预披露等。同日,北交所也修订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8号——股份减持和持股管理》,从明确不得减持情形、细化具体执行标准、明确特殊主体比照执行的口径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关键少数减持行为。

回顾A股发展历程,历史上曾经历过两次制定和修订《减持规定》。*次是2016年1月,首次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的减持行为作了较为系统的规范。第二次是2017年5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了减持行为规范。本次减持新规首次明确将上市公司质量与减持行为挂钩,通过优化供给侧提升资产配置效率,长期看对中国资本市场生态将产生深远影响。

证监会发布“北交所深改十九条”

为北交所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更大空间

2023年9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1+N+X”政策框架的专项安排。

《意见》共有19条内容,被称之为“北交所深改19条”。《意见》提出主要目标是争取经过3到5年的努力,北交所市场规模、效率、质量、功能、活跃度、稳定性等均有显著提升,契合市场特色定位的差异化制度安排更加完善,市场活力和韧性增强,形成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北交所品牌、特色和比较优势,对新三板的撬动作用日益显现;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头部反哺、底层助推的格局初步构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效果更加明显。再用5到10年时间,将北交所打造成以成熟投资者为主体、基础制度完备、品种体系丰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透明高效、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交易所,带动新三板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孵化地、示范地、集聚地。

同日,北交所也发布了优化“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执行标准、发行底价确定方式共计八项改革措施。具体来看,根据北交所优化企业申报上市的最新标准,“连续挂牌满12个月”是指发行人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议时已连续挂牌满12个月;对于摘牌前已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公司,在二次挂牌后,发行人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议时无需再次挂牌满12个月。对于摘牌公司,“摘牌前已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具体执行标准为:自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之日至公司股票终止挂牌之日,已满12个月。这意味着摘牌前已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企业,在二次挂牌新三板后即可申报北交所上市,因此有望实现挂牌不到12个月即申报北交所,缩短企业的上市等待期。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友情链接

红人收藏馆|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 广告服务| 热门标签| 网站地图| RSS订阅

Copyright @2010- man.ssrw.cn. All Rights Reserved 红人收藏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